假篝火是真该死。吗?

更新:2025-09-09 06:45:01来源:互联网

  近年来游戏设计中出现的“假篝火”或“篝火怪”现象,引来玩家的广泛声讨,比如丝之歌、明末。玩家对此所持意见基本趋同,普遍认为这种设计并不可取,实为强行延长游戏时间的下下策。

  那么,假篝火这个东西他真的就一无是处吗?或者说,假篝火是缘何能让玩家如此反感,因为就假篝火其本质而言,不过又是一陷阱或是怪物而已,玩家在游戏当中要面对的不就是数不完的怪物和陷阱吗?假篝火是如何从这众多逆天陷阱和怪物中脱颖而出成为被全体玩家共同托举的传奇答辩呢?本文要回答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假篝火,假篝火是指伪装成实际篝火的怪物或者是陷阱,当玩家触发时会自动进战或者扣血,但和普通的陷阱不同,假篝火设计本质上是对玩家安全心理的利用和颠覆,它通过打破传统篝火带来的恢复、存档和安全预期,来为玩家提供一种“硬核”的游戏体验,至于这种游戏体验是不是玩家想要的,那你别管,你就说硬核不硬核就完了。

  (图为《恶魔城X月下夜想曲》中的假存档点,其与真存档点颜色有显著差异

  在众多游戏,尤其是魂类游戏或高难度生存游戏中,篝火早已超越其简单的功能意义,也就是存档的功用,成为了玩家心理上的“安全区”。

  它不仅是恢复生命、保存进度的地方,更是一种精神慰藉,是漫长冒险中短暂喘息的地方。玩家在经历一番苦战后,看到篝火时的放松感和安全感,是游戏设计中长期培养形成的心理惯性。而“假篝火”的出现,正是针对这种深层心理依赖进行的精心设计。

  这种设计的首要意义在于打破预期,制造紧张与挑战。当玩家拖着残血的身躯,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一个看似安全的“篝火”并放松警惕时,突然遭遇陷阱或攻击(谁懂丝之歌残血见到椅子高高兴兴坐下结果被一脚踹死的救赎感啊),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能瞬间将玩家从“终于得救”拉回到“踏马还有”和“无语到笑”的状态。

  这不仅考验玩家的反应能力,更强制玩家对游戏环境保持永恒的警惕,极大地增强了游戏的挑战性和不可预测性。另外这种做法也强迫玩家的精神必须高度集中的状态,破坏了原本传统游戏设计的松紧结构。(尽管之前的游戏当中也存在宝箱怪或者是类似功能的设计,但不同之处在于,篝火变坏类似于被存档点殴打,如果要让它变得合理就要去除它的安全屋属性)

  在游戏性层面来说,存在于高难度游戏的假篝火属于一个初衷是好的,执行坏了的设定,但是在叙事层面来说,假篝火又不失为一个合理的设定。毕竟,如果在一个被腐蚀、充满诡谲或恶意笼罩的游戏世界中,其最基本的“安全”当然会是一种奢侈甚至欺骗。

  那么在这种意义上,假篝火这种设计本身就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世界的残酷与不可信赖。它不再是抽离于叙事的功能点,而是更深地融入世界构建,强化了游戏的氛围和主题表达。例如,它可以暗示世界的堕落,或者某种邪恶力量具有模仿和诱惑的特性。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