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宝讯“猫和老鼠”IP自1940年诞生以来,今年已经85岁了。 8月2日上映的《猫和老鼠:星盘奇缘》,正是这一经典IP的85周年纪念之作。这部电影制作背景十分特别,乍一看,都以为是华纳推出的最新《猫和老鼠》电影又来回忆杀了。但仔细一看,这部电影竟然是一个中外联合出品的“猫和老鼠在中国古代仙界”的故事。 这是什么神奇的故事搭配? 大约在五年半前,导演张钢和总制片人杨劭靖接触到《猫和老鼠》改编的项目提案机会。最后,他们从诸多国家和团队的创意提案中脱颖而出。他们胜出的中国化改编提案,用的不是什么“烂大街”的中国神话故事,而是比较少见的“五脊六兽”故事。 “五脊六兽”来源于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学概念,“五脊”是指宫殿屋顶的正脊及四条垂脊,“六兽”指的是正脊两端的鸱物(又叫吞兽)与四条垂脊排列的五个蹲兽。 用中国故事“盘活”国外经典动画IP,中国文化反过来也能搭乘国外IP出海,这种中外合作会是一个双赢的好路子吗? 难点在于还原基础上讲故事 80、90后一代观众记忆里的《猫和老鼠》,是各地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配音版本。比如广受欢迎的“四川方言版”,汤姆的名字叫“假老练”,杰瑞的名字叫“风车车”。因为方言配音版的深入人心,很多观众都忘记了原版的汤姆和杰瑞实际上是不说话的。 “85年来,汤姆和杰瑞从没说过话。我们做这个IP电影的时候,也是不允许汤姆和杰瑞说话。既要保留不说话的设定,还要讲一个长片体量的故事,成了我们改编的第一大难点。”张钢解释说,早年大家看到的“猫和老鼠”相当于是二创作品。 “小时候,国外IP引进国内可能还没有那么严格的IP管理规范与要求。但现在我们来做电影的当下,华纳对IP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杨劭靖补充道。 “除了规定要保留原汁原味不说话的设定,还要求汤姆和杰瑞的运动规律跟原版动画一样,所以我们做了很多的动作测试,来还原汤姆和杰瑞的走和跑。”张钢认为,最难的还是故事的讲述。 因为原版是一个短片体量,没有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观众主要看的是一个你追我赶的趣味。如果改编成电影,趣味是很难撑起一个长片的体量。要做成一个长片,必须得有一个故事。 这些年,为了把“猫和老鼠”做成长片故事,张钢团队做了很多次尝试。 最后,他们采用加入新角色来当长片故事的讲述者。“我们从五脊六兽里选择了骑凤仙人、狻猊、獬豸、行什,作为故事的新角色,同时也是开口说话推动情节发展的角色。”张钢透露,这些观众念起来拗口的“生僻字角色们”背后都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比如狻猊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龙生九子”中的第五子,形似狮子,喜静不喜动。他爸相当于是龙王,和骑凤仙人的关系比较好;獬豸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代表着公平、正义的美好形象,电影里的獬豸也是如此,说一不二的性格,口头禅是“嘎嘣”;行什传说中是雷震子的化身,发挥着防雷的作用。电影里的行什是个急性子,经常听半句就开始行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