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宝讯《南京照相馆》彻底带热了大盘!截至发稿,暑期档票房已经超过74亿。 《南京照相馆》口碑发酵后,预测票房从最初的12亿持续上涨至16亿,如今已经飙升至40亿。其热度不仅让自身受益,同时也带动《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戏台》等电影票房迎来涨幅,电影行业等来回暖的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今年2月开机,4月杀青,7月25日上映,整个落地周期不到5个月。创作过程如行云流水。适逢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电影在这个节点上映,申奥直言这是他对于这段历史的心意。 立足电影行业的角度来看,,拍得快,上映快,还能做到质量佳。在影视寒冬的时代里,快速完成的《南京照相馆》为电影行业带来了哪些启示?
从《孤注一掷》到《南京照相馆》,申奥展现出颇为高效的创作力。 早在2023年,他已经萌生了创作《南京照相馆》的念头。申奥的姥爷参加过新四军,他从小就听姥爷讲战争的故事。大概12岁时,看了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屠城血证》,更奠定了他对这场战争的认识。2023年,《志愿军》编剧张珂给申奥讲了四五个正在孵化的故事。其中他对《南京照相馆》最感兴趣。
2024年2月,距离《孤注一掷》上映仅仅过去半年,《南京照相馆》正式立项,编剧为许渌洋(《我和我的祖国》)、张珂(《我和我的祖国》《志愿军:雄兵出击》)和申奥。影片当时还叫《吉祥照相馆》,跟电影里的重要场景同名。
申奥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班底默契是创作这部电影非常重要的一点。剧本创作阶段,他就想好了找哪些演员,并把演员的特质写到角色里。他对刘昊然非常熟悉。高叶是他相识多年的师妹,王骁是他的邻居、周游则是好朋友,《南京照相馆》像一个“熟人局”。“现场效果是默契配合才有,我们一开始就互相信任。” 从立项到开机,电影花了一年的时间。筹备期间,除了搜集大量书籍和纪录片等资料,申奥还曾和几位主创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调研,很多台词都是在查阅资料期间,根据记载中的日军口述而来。
申奥表示,起初《南京照相馆》只设定了“屠杀照”一条故事线。但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发现了日军强迫中国人摆拍来蒙蔽国际舆论的“亲善照”。他觉得这段历史鲜少被影视作品提及,于是就把“亲善照”与“屠杀照”列为两条主线。
电影在2月开机,7月上映,整个落地周期不到5个月。适逢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电影在这个节点上映,申奥直言这是他对于这段历史的心意。
拍得快,口碑高,还准备冲击40亿+的票房,《南京照相馆》究竟做对了什么? 首先是找到新的拍摄角度,主动贴合年轻观众。回望创作历程,申奥谈到了电影与当下的连接。他留意到以往很少影片特别聚焦地战争背后的文化掠夺和舆论争夺,所以电影创作初期就决定沿着这个思路去尝试。他坦言创作上就有意贴近年轻人,所以用一组的年轻朋友关系传递给观众,学会分辨是非黑白,分清敌我的理念。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