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宝讯在位于美国(具体地点)的一间剪辑室里,孙浩洋正认真观看《The Affair Zone》(《偷情地带》)中的某一片段。屏幕上,男女主角在拥抱时眼神各自游离的画面反复播放——这个被他称为“身体靠近,灵魂疏离”的视觉符号,不仅让该剧登顶Vigloo日榜,更成为全球短剧行业探讨“如何用细节构建叙事张力”的经典案例。 作为横跨中美市场的后期制片人、剪辑师与摄影指导,孙浩洋以其操盘20余部爆款作品的一线经验(如《Got Pregnant with My Ex-Boss’s Baby》[《怀上了我前老板的孩子》]3000万播放量、《The Affair Zone》平台日榜TOP1),成为解码行业生态的关键人物。在他看来,短剧不是“压缩的长片”,而是“在手机屏幕里重构的微观叙事宇宙”。 从中国的工业化流水线到美国的本土化探索,他的职业历程折射出全球短剧行业的裂变与融合。 在《The Affair Zone》中,孙浩洋大胆革新传统情感对视——当角色拥抱时,镜头刻意捕捉一方游移的眼神,通过“肢体亲密”与“心理疏离”的反差,强化了“看似亲密,实则各怀心思”的叙事基调。“竖屏空间有限,必须用最直观的视觉符号传递信息。”他解释道,这种“眼神叙事”让观众在3秒内捕捉到角色内心的算计,极大提升了作品的完播率。 这种对细节的偏执,源于对移动端用户行为的深度洞察。数据显示,用户在竖屏内容上的前3秒留存率决定了70%的最终完播率。孙浩洋为此开发了“情绪节点地图”,将单集几分钟划分为最多上百个“0.3秒情绪单元”,每个单元需承载至少一个视觉或叙事爆点。 “《The Affair Zone》是我最骄傲的项目之一。”孙浩洋坦言,该项目确立了他在平台中的创作地位。如今,他已为 Vigloo 平台拍摄《The Lost Wife》(《失踪的妻子》)《Fires of Love》(《爱情之火》)《The Chain of Love》(《爱链》)等5部作品。 在《The Affair Zone》中,孙浩洋同时担任摄影指导、剪辑师和后期监制,深度参与剧本开发阶段,实现了从“执行者”到链接导演、摄影、后期、平台需求“叙事整合者”的角色跃迁。他提出删减冗余的“校园线”,将故事聚焦于家庭教师与雇主的情感博弈,使单集信息量提升40%。“短剧制作需要全流程思维”,他强调,“摄影要预判剪辑节奏,剪辑要服务于叙事张力,每个环节都需以‘用户停留’为核心目标。” 这种跨职能协作模式,正是中国短剧工业化的典型特征,这在《Got Pregnant with My Ex-Boss’s Baby》中也有体现,该剧在Snack Short上的总播放量超3000万次,是2024年度表现最亮眼的项目之一。“这部剧最大的挑战是后期时间极短。我们需要在不到三周的时间内完成剪辑、声音、字幕与交付。” 作为后期监制,孙浩洋制定了并行剪辑-混音-字幕流程,并主导了最终交付节奏。“特别是在上线前一天,平台突然收到一段追加旁白,而声音团队因周期限制无法返工,我亲自处理了该段旁白的混音与同步,确保按时上线。”这体现了孙浩洋作为后期负责人所具备的技术能力与责任意识,也彰显出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孙浩洋也建议,新人在入行初期,不妨先尝试多个职位,建立起整体视角。比如从剪辑助理到剪辑师、从DIT到摄影助理等,不要太早限定自己。同时,也要在每个项目中不断“总结经验+精进细节”,“你所积累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最终会在一个关键项目中释放出来,成为你脱颖而出的转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