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宝讯 截至发稿,与“灰度”角色的相互成就 一个足够复杂的剧本,需要能与之同频共振的演员,才能最终成就一个立体可信的角色。 在《震耳欲聋》中,檀健次的表现无疑是惊艳的,他与导演万力之间,更像是一场相互发现、相互成就的旅程。回顾檀健次过往的电影履历,无论是《被我弄丢的你》中的痴情男友白晓宇,还是《宠爱》中腼腆害羞的罗华,都未曾有过像李淇这样,在道德光谱的灰色地带反复拉扯、内心层次如此丰富的核心角色。这对他而言,既是挑战,也是一次彻底释放表演潜能的机遇。 万力坦言,在接触檀健次之前,对他的印象停留在“一个很帅气的明星,然后演技很好”。然而,第一次见面深聊后,导演惊喜地发现了他银幕形象之外的另一面,一种更深沉、更复杂的气质,而这种气质,恰恰与他设想中的李淇高度契合。他意识到,檀健次身上有一种未被完全发掘的魅力,可以赋予李淇这个角色更强的说服力。 这种“新的东西”,源于檀健次全身心的投入和准备。 在开拍前很长一段时间,他就开始系统地学习手语,与原型张琪律师沟通,甚至亲自到“地摊所”——街头巷尾的律师事务所去实习,体验生活,还尝试写过诉状。这些案头工作,让他得以真正进入到角色当中。 这种投入在片场转化为了惊人的爆发力。其中一场李淇醉酒后在街头情绪崩溃的戏,至今让导演心有余悸。因为在拍那场戏的时候,檀健次因为过于入戏,完全没注意脚下,狠狠的摔了一跤,导演直言把他吓坏了。 当时,檀健次完全沉浸在角色的悔恨与挣扎中,踉跄着重重摔倒在地。导演在监视器前本能地想喊停,生怕他受伤,但看到他挣扎着爬起来,带着那种极致破碎感念出台词时,他知道,一个难以复制的珍贵的表演瞬间诞生了。这个意外的“真摔”,将李淇内心的天翻地覆外化得淋漓尽致,成为全片最揪心的时刻之一。 如果说这场戏展现的是情感的极致释放,那么另一场戏则体现了技术的极致掌控。 影片中有一场戏,要求李淇一边用语言说着一套话,一边用手语表达完全不同的意思。导演将此形容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咨询了专业手语老师,对方直言学了十几年手语都不可能做到。这好比要求一个人同时说中文和英文,且每个字词都要交错对应。然而,早已将手语练到近乎肌肉记忆的檀健次,出色地完成了这个挑战,贡献了全片技术难度最高、也最令人拍案叫绝的表演之一。 一个成功的角色谱系,离不开绿叶的衬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