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权威机构鉴定侵犯商业秘密 电影《孤注一掷》或卷入刑案

更新:2025-08-12 03:10:01来源:剧透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编辑/马晓晴  公安部权威机构不久前出具一份鉴定意见书,涉及已上映两周年的电影《孤注一掷》。该片或将面临“商业秘密同一性”鉴定带来的刑事和民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编辑/马晓晴

  公安部权威机构不久前出具一份鉴定意见书,,涉及已上映两周年的电影《孤注一掷》。该片或将面临“商业秘密同一性”鉴定带来的刑事和民事责任。

  2025年5月23日,公安部权威机构出具的的“知识产权鉴定意见书”上显示:委托方提交的电影《孤注一掷》警方行动相关剧情与密点信息《捕鱼行动》相关剧本警方行动剧情线剧本相同。

  “商业秘密同一性”鉴定是警方对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展开立案和侦查的依据。情节严重的,起刑在三年以上。

  从法律意义上看,这份鉴定是最权威、也是最高级别的证据,意味着《孤注一掷》编剧和投资公司会面临民事和刑事追责。实践中,被侵权方可以依据这个鉴定提起民事诉讼;刑事上,该鉴定直接指向侵犯商业秘密,警方可以据此立案。商业活动中类似的案件很多。

  向公安部权威机构申请“商业秘密同一性”鉴定的,是空谷幽水影业。自2024年11月16日起,该影业公司通过其微信公众号连续发文,指出《孤注一掷》在没有获得拍摄许可和公安部门审查的情况下“未批先拍”“未审先映”,涉嫌违反《电影产业促进法》《电影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影视行业的剽窃侵权事件,往往由于取证难和诉讼成本高,维权尤艰。而获得了高票房和多奖项提名的电影《孤注一掷》,涉嫌民事、刑事纠纷和行政处罚,也让该案的查处具有典型意义。

  “商业秘密同一性”鉴定在影视行业尚很少见。公安部权威机构的鉴定对于影视行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该鉴定报告对影视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意义重大。如通过商业秘密相关规定来保护剧本、创意可行,则将填补广泛应用的著作权法在影视行业中的漏洞,并将通过打击创意抄袭行为而改变整个行业生态。

  根据空谷幽水影业公开的证据显示,该公司电影《捕鱼行动》自2017年开始筹划,曾于2017年12月在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立项,并签约刘小磊、苏泓池、宋默、张斌等多名编剧创作,于2018年9月11日由公安部宣传局审读同意拍摄,同年9月25日取得著作权属登记证书,2021年4月2日获得山东电影局拍摄许可证。

  自2017年,空谷幽水影业长期跟踪警方案件,由公安部许可获得了原始素材,并创作了《捕鱼行动》剧本。而作为《捕鱼行动》系列电影的《捕鱼之放手一搏》,是由空谷幽水影业与上海阿里巴巴影业有限公司(下称阿里影业)、坏猴子(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坏猴子文化),于2021年签订合同,另外立项,使用《捕鱼行动》独家素材、剧本并合作投资的涉及跨国重大案件影视题材。

  电影主管部门文件显示,电影《孤注一掷》由《捕鱼之放手一搏》更名而来。2021年2月,坏猴子文化向上海市电影局申请《捕鱼之放手一搏》的备案,在2021年9月就拍摄完成并进行了公开宣传。2023年2月,上海市电影局同意坏猴子文化拍摄《捕鱼之放手一搏》,同年6月9日,《捕鱼之放手一搏》更名为《孤注一掷》。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