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纪实传奇大剧《沉默的荣耀》正在央视八套播出,该剧开播首日实时收视率突破3%,两集平均收视率超过2%,峰值达3.07%,创下央视八套黄金档开局新高。作为首部聚焦新中国成立前后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重大主题电视剧,该剧九成以上真名真姓、有据可查的原型人物更是引发了观众的“考古热”。近日,有观众自发前往位于北京西山的无名英雄广场,在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像前摆上了月饼和酒,以朴素的敬意表达对英烈的缅怀。 首次揭秘台湾隐蔽战线斗争 《沉默的荣耀》呈现了1949年至1950年间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真实潜伏事迹,揭秘隐蔽战线斗争细节,填补谍战题材历史空白。故事讲述了1949年8月原本准备迎接解放的吴石(于和伟饰),突然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国防部”次长。为获取更多情报,吴石毅然前往台湾,继续向中共华东局提供重要情报。原本打算从香港回上海的朱枫(吴越饰),得知吴石的交通员牺牲后也赴台接任交通员。他们共同成立东海小组密切合作,传递了多份重要情报。然而,因叛徒出卖,吴石、朱枫、陈宝仓和聂曦等人不幸被捕。 由于故事取材于历史人物的真人真事,因此这是一部开局就知道了结局的谍战剧,而如何以果为因、在遵循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做好剧情和人物的架构,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已经播出的情节中,大量丰富细节刻画了吴石和朱枫原本不必前往台湾,但最终依然做出以身入局的选择。开篇处吴石便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独白,揭示了主角面对并不明朗的前景而做出的英勇决断。 在该剧导演杨亚洲看来,面对如此沉甸甸的史实,平衡创作与还原历史,是横亘眼前的第一道峻岭,,“我们深知,唯有怀揣最大的真诚与敬畏,方能接近那些不朽的灵魂。创作之路绝非坦途。最大的叙事挑战,恰恰源于历史的庄严本相——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位核心人物,因地下工作铁的纪律要求,在台湾潜伏期间几乎隔绝往来。直至生命尽头,在敌人的法庭上慷慨赴死之际,他们才真正‘相聚’。这历史的真实,对电视剧惯常依赖的人物交集与戏剧冲突构成了严峻考验。” 该剧同时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艰难与危险,书写了特殊时期隐蔽战线无名战士群像。故事细致刻画了当时中共地下党员为保护吴石的身份,先后多人牺牲的情节,还原了当时中共地下党员在极端环境下依然为信仰战斗至最后一刻的动人情境。临时接受任命的吴石前往台湾后,面对国民党军统对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全面围剿,几乎丧失了与党组织联系的一切通道,他冒险选择去香港传递情报“主动暴露”。而原本已出色完成任务可以返回上海与家人团聚的朱枫,在亲眼看见交通员不惜跳海保护吴石后,毅然选择亲赴台湾,重建东海小组情报线。 为英雄人物重塑人性光辉 《沉默的荣耀》依据真实的历史和真实的人物创作,秉承“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剧中绝大多数人物为真名真姓,情节主线符合历史记录。在艺术创作的部分,剧作并没有刻意将英雄神化,而是更多将笔墨放在了人物身上那些宝贵的人性光环上,在烟火气中寻找英雄人物的可爱之处。 剧中刻画的吴石遵照历史真实,虽官至高位,是台湾隐蔽战线中职务最高的地下工作者,但其福州本地人重视乡情和家族的一面,为这个角色增加了不少人物弧光。吴石与夫人王碧奎的“约法六章”,心向红色但却不理解父亲的小女儿,以及一心只想养鸟的幼子,围绕吴石的家庭叙事总是充满了浓厚的温情。缺乏隐蔽战线工作经验,临危受命的朱枫初到台湾,凭借多年地下经济工作的社会阅历,以高情商弥补了情报工作经验上的不足。她的温柔大方与善于社交的高知女性形象,也破除了过去对地下情报人员的认知偏见,彻底打破了“革命女性只有坚毅面孔”的刻板叙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