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聊斋:兰若寺》在北京举行首映礼。追光动画总裁兼电影《聊斋:兰若寺》监制于洲,导演崔月梅、刘源、谢君伟、邹靖、黄鹤宇、刘一林,制片人宋依依,配音指导杨天翔及部分配音演员出席活动。 作为“新文化”系列第二部作品,《聊斋:兰若寺》由《长安三万里》原班人马创作,以蒲松龄夜探兰若寺,引出六种风格的六条故事线——《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鲁公女》。 六个风格迥异的篇章。六位性格鲜明的导演,制片人宋依依直言,“《聊斋:兰若寺》这部电影可能是我觉得制作很漫长的一部作品,因为这部电影中不仅有丰富的聊斋世界,也有故事集结构与长篇故事(磨合)的用心。希望大家在看完《聊斋:兰若寺》之后,可以像电影中一样,能觉得明天永远比今天好。” 追光动画总裁兼本片监制于洲所说:“观众的支持,就是追光动画不断成长的动力。”在追光动画不断深耕以动画形式助力传统文化推广,用中国团队讲好中国故事的十二年间,他们也实现了和观众的双向奔赴。这条路或许艰难,但从不孤独。 当天活动现场也是嘉宾云集。配音指导杨天翔为大家介绍了电影实力强劲的“配音天团”,卢力峰、陈子平、傅铂涵、橙璃、刘校妤、谷江山、谢轶辉、傅婷云、杨默、孙路路等现场还原角色名台词的场面堪称一场再难复制的“声音盛宴”。 编剧沈君乐为大家解释了何谓中式志怪:“中国的志怪文化是根植在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土壤上的,在那些志怪故事里面,我们能看到的是人性、人心、人情世故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与愿景,我觉得这个是我们志怪文化的核心。”而另一位编剧张雪杰,则希望“通过故事集这样的方式呈现电影,大家能够了解到蒲松龄先生笔下的舍与得、善与恶、因与果的一个丰富的聊斋世界,我们也希望每一位走进影院的观众,都能在某一篇章找到自己心中的聊斋。” 万达电影董事长兼总裁陈祉希眼中的《聊斋:兰若寺》“是追光在一个全新领域尝试的成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这六个故事里找到自己的所喜、所爱和感动的篇章,而我们的影片也做到了兼容全部年龄群的观众。” 对此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红卫深表赞同,“我认为像《聊斋:兰若寺》这样去做更多新尝试、新可能,才能把更多观众召唤进电影院,这一点更是比电影本身更具有意义。”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导演、编剧张冀则是从剧作者的角度与电影创作者产生了共情,“追光动画用这样一部作品让我们在传统与现代、多元与单一(创作形式)之间让我们看到动画电影人对中国电影的雄心壮志。”总说来自同行的夸赞尤为难得,但对于《聊斋:兰若寺》,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教授陈廖宇却毫不吝啬夸奖,一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就从《聊斋:兰若寺》第一个必须好。”让大家看到了好作品的含金量,更看到国产动画电影领域的欣欣向荣和惺惺相惜。 在易小星看来,《聊斋:兰若寺》是一部能勾联童年的作品,“这是我这十年看过的追光作品里最好的一部,因为它既有中国古典浪漫主义的情怀,又有后现代结构主义的创新,让人看得非常过瘾,也让我这个岁数的人找到了小时候坐在电视机前面看动画片、追动画片的感觉。” 蔡文静和翟子路都觉得这是一部属于不同年龄段都喜欢的作品,前者认为“‘1+5’的故事结构非常有意思,每一个新聊斋故事出现的时候,我都感到特别惊喜,而每一个不同的故事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情绪和感动,我希望这样的故事可以走进更多的小孩子们、大人们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