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高甜古偶,也不是权谋爽剧——〈宴遇永安〉凭啥还能让我追下去?(宴遇永安)剧评

更新:2025-10-13 12:30:01来源:互联网

总结一下,这部剧很适合喜欢感情细水长流、偏轻喜剧风格的观众~本以为只是纯下饭剧,但从第7集开始,编剧的一些巧妙设计让我眼前一亮,还蛮有惊喜感的!

先来说说前四集。女主一家穿越到古代后,整体的表演多少有点浮夸,一家人咋咋呼呼,言行举止都是往喜剧夸张了演的。 不过转念一想,这毕竟是一部轻喜剧,为了制造笑点,逻辑上的小Bug(比如煎饼摊的原料到底从哪来的)也还能接受。毕竟要是按正剧那套严肃逻辑来演,恐怕就没那么好笑了。 所以那时候我对这部剧的定位很简单——一部轻松搞笑的古代爱情美食剧,不需要太较真,看着开心就行。

从第五、第六集开始,编剧终于开始发力,时不时给我一些惊喜。男女主解除误会后,剧情的每一步都在帮观众慢慢走进他们的内心。 先是那场烤串摊解围的小插曲,再到厨房里林宴主动帮阿荠打下手,编剧传递出,林宴作为古人,却不是那种“大男子主义”的人。对他来说,没有“君子不近庖厨”这样的思想。

阿荠讲牛郎织女的那段也很妙。她不认同“牛郎偷衣服留下织女”这种扭曲的爱,觉得那不是爱,而是束缚。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她对自由的渴望,比爱情更深。而林宴听完后,告诉阿荠,这些故事都是男的写的,所以没有考虑女性的想法,更是点睛之笔。他不是在讨好她,而是真的理解她。

这也顺势和阿荠和前任讨论类似的故事的反应,形成了鲜明对比,前任一句“你想太多”,把无数现代男性的敷衍和对女性思想的不尊重演绎得淋漓尽致。而林宴的反应,恰恰让人看到两个人在价值观上的共鸣。

这一系列的小细节,都在悄悄铺垫他们的靠近。不是那种“突然抱抱”的工业糖精,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吸引。林宴欣赏阿荠,从来不只是因为她做饭好吃,而是因为她的想法和性格本身就值得被喜欢。 从第七集开始,编剧真的让我忍不住夸夸了。原本以为这剧就是无厘头搞笑,结果居然开始有了深度。 阿荠意识到自己目前再也回不去现代,剧情的基调也从欢快浮夸此刻回归到现实。很多人吐槽她不搞事业,只想着谈恋爱,还调侃“祖宗剧还要谈恋爱”。但实际上,这完全是误解。 阿荠对林宴一开始并没有任何男女之情,更多是出于尊敬和距离感。她也和林宴直接说过:“那我们就不是朋友。”她所有的计划,从“接近男主”“来到男主家,各种摸索”到“给男主喝羊肉汤”,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回家。根本没想过谈恋爱这件事。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