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影评 翻译 | 《电影手册》360-361期:评《录影带谋杀案》(大卫·柯南伯格)(录影带谋杀案)影评

更新:2025-10-03 12:55:01来源:剧透宝

如果非要为《录影带谋杀案》的叙事寻找一个文学亲缘,那可能就是莫泊桑(《奥尔拉》)。《录影带谋杀案》的虚构世界并非源自“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电影的癫狂妄想中耗尽其能量。如果说《录影带谋杀案》具有现代奇幻性,那是因为柯南伯格已经摒弃了哥特式奇幻的叙事语法,转而相信身体及其体验。这正是他在《录影带谋杀案》中所呈现的:一个角色在叙事中的体验(如何在具体的、肉体层面承受妄想的考验),也是一个演员在拍摄过程中的体验(詹姆斯·伍兹逐场戏的蜕变,其表演极其出色)。这种观影体验如同阅读一篇报告(对日常事件冷静而严谨的观察)、翻阅一份私人日记。《录影带谋杀案》堪称“一个录像机狂热者的航海日志”,讲述一个因职业(审查录影带)而最易接触这类现象的人。而《录影带谋杀案》中滋养并维持虚构幻想机制的妄想倾向,实则已变成纯粹昆虫学式的观察。

《录影带谋杀案》是一部成功兼具低俗【trivial】与现代的电影。低俗在于它作为B级片甚至恐怖片这一类型;现代则在于它从根本上对电影的现代性提出质疑。身体及其在电影中的表现(身体的影像和变形)、特写镜头的淫秽感、真实幻觉与现实印象的交织,在《录影带谋杀案》的叙事洪流中,所有这些元素都来不及沉淀下来,也来不及确立为主题——更没有作为关于电影的隐喻讨论——,,而仅仅通过场面调度加以呈现。

【FIN】

往期大卫·柯南伯格相关《电影手册》译文:

1.《电影手册》306期:Charles Tesson评《灵婴》(1979)

2.《电影手册》322期:Charles Tesson评《夺命凶灵》(1981)

3.《电影手册》官网:Olivia Cooper-Hadjian评《裹尸布》(2024)

4.《电影手册》816期:专访大卫·柯南伯格(电影130周年系列)

5.《电影手册》819期:Élodie Tamayo评《裹尸布》(2024)

相关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