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它们也不应该被称为“电影”。 大众对“烂片”的耐力和识别能力应该是进步的。但与之相伴相生的是“烂片制造者”们会无所不用其极地找到迂回曲折的道路,想尽一切办法将它们送到你的面前。 他们懒到甚至可以用《鱿鱼游戏》的外壳套上《雪国列车》的剧情。晚节不保的王志文的模样直接就是宋康昊版南宫民秀的翻版。姜武那张聒噪的脸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他是他哥哥的弟弟。 这一切如果仅仅是一部低成本圈钱劣作,那么它暂且还算是符合当前的电影工业逻辑。 “挣钱嘛,不寒碜。” 但是你用《731》给它命名,,你将民族的血泪,历史的屈辱和伤痛强行绑定到这一部劣作之中,用“你若记得,我便活过”这样廉价而空洞的口号强行将观众卷进你这场无所不用其极的闹剧之中。 那么,很寒碜。 不但寒碜,还很恶心,还很无耻。 都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 中华民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流尽的血泪,那些牺牲,那些伤痛,须要更加审慎,冷峻,精心的评估和呈现。 更遑论这是日本法西斯犯下的无可饶恕的反人类罪行。 而你们竟然用这一部剧本拼接,内容低劣,人物扁平,色调清奇的劣作堂而皇之地抢占了这段历史的解释权。还利用宣发制造话题,利用舆论裹挟观众。 说一句“其心可诛”已然是最轻的审判。 之前没有导演接下《731》这个题材,更多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能力的评估,这份重担太沉重太沉重。如果不能把这段历史真实地,带有磅礴力量和批判性地送到世界,尤其是日本右翼的眼前,他们是接不下这个重担的。 即便是拍下《1942》的冯小刚,即便是陈凯歌,张艺谋。 因为他们有作为人民文艺工作者的坚守和使命感。 而你们。 它不应该作为电影出现在这里的。收起你们惺惺作态的眼泪,你们不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