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这部是2009年,时隔16年重温一遍,依然激动地不能自己。毫无疑问这是鲁邦三世作品里视觉效果最出色、现实意义最深刻的之一,绝对值得每隔一阵就拿出来复习。 抛开它对911事件的“神预言”,单是鲁邦一行阻止邪教阴谋的这个冒险本身,就相当生动地探讨了一个主题:什么是权威? 莱斯利,诺斯特拉达穆斯教派的首领。他每次出场都是在广场集会,手里拿着一本假的预言书,高谈阔论危言耸听,洗脑着底下一大群信众对他顶礼膜拜。 剧场版上映时间是1995年4月,正是奥姆真理教在日本最猖獗鼎盛的时期,距他们制造地铁毒气事件甚至不到一个月,通过这个角色的塑造,制作组表达了对邪教的本质探讨。 这些邪教领袖的权威从何而来?普通人对神秘知识的渴望,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寻找确定性的需要。 莱斯利看起来确实有料,他预言飞机劫持,飞机确实被劫持,他预言大厦倒塌,人们纷纷逃离大厦,连总统候选人的妻子都一度皈依了他的信仰。 但他其实并没有预言能力,手中的预言书也被五右卫门轻松看穿是假货。他怎么做到的? 答案很简单:他自己指使雇佣兵制造了这些事件。 这就是权威的第一个秘密:权威的获得,通常不是靠掌握真相,而是靠控制现实。 莱斯利不需要真的能预知未来,他只需要制造未来。 电影更深的讽刺在另一个角色身上:道格拉斯。 这位老兄是富可敌国的巨商,建造了举世第一高楼地球大厦,里面豪华设施应有尽有,高科技装备层出不穷,连鲁邦这样的高手想偷摸进去都多次吃瘪。 同时他也是呼声极高的总统候选人,是这个国家未来可能的最高领袖。按理说,这样一位大人物应该是正义的代表,民众的保护者。 但别说民众了,当他自己的女儿被邪教绑架威胁时,他作何反应? 不但拒绝营救,拒绝退出总统选举,还利用“女儿被绑架的父亲”形象给他的竞选拉票。 看出来了吗?道格拉斯和莱斯利本质上是一样的人,都擅长利用民众的情感来巩固权力。 只不过他们一个用的是恐惧,另一个用的是同情。 他们都是冒牌的权威。 电影里真正的权威在哪?在地球大厦顶层保险库里,那本真正的诺斯特拉达穆斯预言书。 人们相信,拥有它就意味着拥有真正的预言能力,拥有了终极的权威。 这本书是整个故事的麦高芬,每个人争夺的对象。 起初不二子为了它乔装卧底,接着雇佣兵为了它背叛同伙,最后鲁邦一伙和钱形大叔都被卷入这场争夺战。 但电影的结局格外巧妙——当鲁邦翻开这本价值连城、号称书写了世界命运的宝典时,发现它早已一钱不值了。 原来茱莉亚,道格拉斯的女儿,在这本神圣的预言书上画满了涂鸦。她被名利熏心的父母长年忽视,生活无聊,于是拿昂贵的预言书涂鸦取乐。 这个细节太精彩了,也揭示了一个黑色幽默的真相:在孩子眼里,一本神圣的预言书和一本普通的画册没啥区别,而权威所谓的神圣性,往往只是成年人的幻觉罢了。 这样的反讽,也代表着鲁邦系列自诞生以来的一种核心价值观:真正的智慧,从来不在获得权威,而在于始终保持对权威的质疑。 在这次夺宝中,鲁邦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获得预言书的力量而行动的,他只是为了救人,顺便发一笔横财就更好了。尽管他和同伴个个身手不凡,但他们从不假装自己是什么意见领袖,他们的动机都非常“凡人”。 而当最后发现预言书被毁,鲁邦把书扔向了天空,五右卫门出剑把它削成了碎片,他们都轻松地笑了。 这个反应定义了他们的身份,这帮侠盗从不相信什么终极权威,什么神秘预言,他们信奉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朋友之间的义气,对不公的反抗和对弱者的保护。 所以他们是真正的英雄,而追求权威的家伙都像小丑。 影片的高潮戏非常壮观,高达千米、规模如一座小型城市的地球大厦,在几百个炸弹的威力下富有层次地被摧毁,鲁邦也贡献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逃脱场面之一。 大厦的命运,象征意义非常明显:所有建立在虚假权威之上的东西,所有试图控制他人思想的人,无论披着什么样的外衣,最终都会像地球大厦一样,轰然倒塌。 在壮观的废墟边,茱莉亚和她的家人团聚了,鲁邦和伙伴继续新的冒险,恶人得到了惩治,民众获得了真相。 这些才是真正坚固的东西:爱,友情,正义,真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