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巴扎喜事》,感受大美新疆的欢笑与真情!

更新:2025-07-28 09:25:01来源:互联网

剧透宝讯 电影《巴扎喜事》以新疆喀什地区为背景,通过乐器制作人克力木与音乐爱好者亚力坤因一把传承三百年的乐器引发的矛盾,串联起两代人的爱情与和解,展现了新疆各民族群众勇敢追求梦想、坚守真善美的动人画卷。



本期《今日影评》邀请到影片编剧李牧时,跟随电影《巴扎喜事》一起走进大美新疆的文化与风景。



幽默温情的叙事

乐器承载的文化隐喻


《巴扎喜事》以克力木与亚力坤这对“欢喜冤家”为核心,讲述了他们因一把珍贵乐器引发的矛盾如何在两代人的爱情中化解。影片巧妙融入新疆各民族幽默风趣的天性,为观众带来欢笑与感动。


编剧李牧时在访谈中提到,新疆作为电影创作的“富矿区”,不仅拥有壮丽的山川与灵动的歌舞,更有各族人民独特的幽默气质,这一特质在以往的新疆题材影片中尚未被充分挖掘。



在影片中,克力木与亚力坤的冲突达到高潮时,克力木并未选择直接对抗,而是先掏出手机给妻子报备,,幽默地化解紧张气氛,展现了新疆人豁达与智慧的处事方式。



这种轻松幽默的处理方式,不仅让角色更加鲜活,也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喜剧魅力。最终,两家通过欢笑与泪水握手言和,传递出和谐共融的温暖主题。


影片以两把具有象征意义的乐器“百灵琵琶与玫瑰都塔尔”作为叙事核心,串联起喀什古城的历史与文化。编剧李牧时在喀什乐器巴扎采风时,受到“爷爷的爷爷的囊”等传统故事的启发,决定以乐器作为文化载体,展现喀什古城悠久的历史与多民族融合的魅力。



百灵琵琶与玫瑰都塔尔不仅是两件乐器,更是一个隐喻:它们失散三百年后重聚,象征着新疆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的团结与幸福。



李牧时表示,通过这一隐喻,他希望表达各族人民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愿景。这种文化符号的运用,不仅赋予影片深刻的文化内涵,也让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感受到新疆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承与创新的文化融合

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


影片中,洪剑涛与牛莉饰演的老赵夫妇,代表了新疆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老赵的原型灵感来源于王洛宾、万桐书等为保护新疆民族音乐作出贡献的文化人。他们不仅是音乐的传承者,也是新疆文化自信的缩影。



影片通过老赵夫妇的角色,展现了新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既有都塔尔弹奏的古老民谣,也有融入电子音乐的现代混搭,呈现出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新疆。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