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电影网在采访某经纪公司经纪人时,对方透露选角导演往往对竖屏短剧演员持保留态度,认为其表演方式并不适合长剧。在长剧的选角过程中,导演们更倾向于选择有长剧表演经验、接受过专业表演训练的演员。短剧演员由于缺乏这样的经验和训练,很难得到导演的认可。 破局之路 转型、跨界与内容深耕 面对困境,短剧演员们纷纷探索破局之道。 王格格的转型堪称典范,她以“拼命三娘”的姿态,在保持高产的同时,不断打磨演技。在凭借多部爆款短剧成为短剧一姐后,王格格没有选择躺在舒适圈之中,而是积极尝试转型,她成立了个人工作室“铁木屋”,并尝试监制和剧本创作,希望藉此拓宽自身的事业可能性。 马秋元的成功则证明了内容深耕的重要性,她主演的《桃花马上请长缨》荣获微短剧百强榜TOP1,这部剧以其精彩的剧情、精良的制作和演员们出色的表演,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凭借这部剧的成功,马秋元顺利进军长剧市场。今年二月官宣的古装长剧《月明千里》当中,马秋元将与包上恩、王弘毅等搭档出演,同时她也有意减少自己在短剧领域的街拍量,希望通过长剧完成自己的转型。 长剧演员的“向下兼容” 2024年,电视剧开机数量同比下降47%,头部项目演员选择固化,腰部演员生存空间压缩,许多长剧演员将视角转向短剧。徐梦洁与长剧演员李川搭档拍摄短剧《大过年的,别过了》,刘美含主演短剧《我的归途有风》成为爆款。这种“降维打击”既是无奈之举,亦是机遇——短剧为长剧演员提供曝光度,甚至成为转型跳板。 长剧演员入局短剧,既为行业注入活力,亦面临挑战。 李若彤主演短剧《午后玫瑰》收视率力压热播剧,何赛飞在《龙凤又呈祥》中以丰富表演经验为短剧添彩。然而,长剧演员转型短剧亦需适应快节奏拍摄与外放式表演。某经纪公司经纪人分享说,长剧演员演短剧常‘水土不服’,需要适应“倍速表演”。 未来的演员生态或将呈现新格局:短剧演员通过综艺获得专业认证,长剧明星借助短视频保持热度,形成双向流动。当行业“门槛”从载体形式转向表演实力,演员的生存空间将得到真正拓展。 结语 中国内地短剧演员的转型困境,本质是影视行业人才流动与产业升级的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