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电影网专稿 2005年,光良《童话》音乐短片曾致敬岩井俊二导演的首部长片《情书》。片中,渡边博子因未婚夫意外离世,翻阅其旧物时向旧址寄信,竟获得同名女生的回音,书信往来揭开少年时期未曾言说的暗恋。 该片于1995年在日本上映后,横扫电影奖项,奠定了岩井俊二“纯爱教父”的地位。 2024年,主演中山美穗的去世更是引发了大众对生死与遗憾的集体共鸣。2025年5月20日,《情书》30周年纪念版登陆内地院线。这部豆瓣评分8.9的经典之作,却遭遇“过誉”的争议。 本期节目邀请影评人周桂伊,和我们一起从《情书》复映的差评说起,谈一谈这部“30岁”的老电影真的过时了吗? 差评一:剧情雷人? 部分观众对《情书》的剧情发出质疑,认为影片充满了“白月光替身文学”的味道。 对此,周桂伊说,柏原崇饰演的男生藤井树正是青春里那些在我们身边流逝的不够完美的人。从电影的桥段中,我们看到了人的复杂性和层次性。 男生藤井树真的是一个又倔强又脆弱,还非常地“i人”体质的一个人。他如此暗恋着女生藤井树,可以在她被霸凌的时候一怒冲冠,却从来没有勇气真正地表达过自己的爱,也没有试图去寻找过这个人,反而是在后期的生活里面顺其自然地找了一个跟她相似的女孩,准备去步入人生的下个阶段。 “我觉得影片中对于爱情的探讨是完全不可以用人的扁平化、替身文学和二元对立的思想去看待的。我们不应该纠结于男主到底有没有爱过、性格是不是有问题,这没有办法成为一个话题。”周桂伊说。 差评二:所求过甚? 影片将爱情、亲情包括死亡等种种元素杂糅在一起,有观众表示电影揉了太多的东西,反而不太能懂这个故事。 对此,周桂伊说,影片内容没有过度杂糅之嫌。《情书》之所以能够到今天还保持这么高的经典度,是因为它是站在人生的高度去看待爱情这样一个更加微小的话题。比如,电影中有一段是女生藤井树在确认她父亲死亡的时候,她看着雪山上的蜻蜓标本,说我确定他已经离开了我。 “我们人生中所有的感情何尝不像是这个不能再飞起来的蜻蜓标本,它在我们的人生里一期一会,一段段地跟我们告别。这个告别是如此的不可捉摸,也没有办法去挽回,所以注定要跟很多遗憾和温柔并序共存。”周桂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