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上映并释出口碑后,《震耳欲聋》上座率相对较高,其票房预测值也从2.2亿小幅上涨至2.4亿。虽然今年国庆档大盘整体较冷,但这个数字也不是一个出彩的成绩。尤其是与檀健次上一部主演电影《被我弄丢的你》相比,去年3月的冷档期里,该片还能斩获票房2.11亿,如果《震耳欲聋》后劲乏力,国庆档的光环也仅能让它的票房与主演前作基本持平。这也侧面证明了,粉丝的购买力有一定的上限值。
长期以来,无论春节档还是国庆档,大档期的前几天都被视为黄金时间。头部影片凭借预售成绩和宣发力度,往往能在档期前期锁定20%左右的排片。再加上,假期前几天观众观影热情高涨,票房产出和观影人次往往在首日达到最高值,随后数日逐渐递减,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因此多数片方始终坚信“早上映早占位”的逻辑,极少数大片会选择中后期上映。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的遭遇曾印证了电影在大档期中后段上映的困境。 2023年春节档,该片临时从大年初一推迟至初三上映,错失前两天票房争夺的关键窗口期。面对前期上映的《流浪地球 2》《满江红》等强敌,从年初三到年初五上映两日,《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票房仅为4000万左右,最终不得不改为小规模放映,并正式改档至2023年2月17日。片方在改档声明中反思,“宣传发行团队在决策、筹备、推进工作中存在重大失误和严重不足,致使影片在春节档陷入特别被动的局面。”该片的失利也强化了电影在档期中段上映难以突破的事实,让多数影片对这种策略望而却步。 2025年国庆档数据显示,首日票房3.2亿,次日下降至2.89亿,第三日下降至2.56亿,与之对应的是,观影人次逐日下降。为了更快一步抢占市场,每年都有影片选在9月30日“抢跑”,比如今年的《志愿军:浴血和平》和《浪浪人生》,两者上映首日(9月30日)的排片占比分别是36.6%和18.6%,单日斩获票房3373.41万和1717.42万,在国庆档前夕完成首波预热。国庆当天,《刺杀小说家2》《风林火山》《毕证明的证明》等也正式开画。 截至发稿,2025国庆档票房为14.82亿 如果说,国庆档前期是大片厮杀的战场,那么,中后期会是中小成本电影的归宿吗? 在大档期当中,中小成本电影前期入局可能会受到大片的挤压,因此近几年国庆档,《一点就到家》(2020.10.4)、《木兰:横空出世》(2020.10.4)以及《搜救》(2022.10.3)《震耳欲聋》(2025.10.4)、《极限城市》(2025.10.4)等中小成本影片选择在中后段入局。只是步入档期中后段,前期上映的电影已经形成口碑,影院通常会给前期上映的热门影片更多排片,中后期上映的新片也未必会有更高的排片空间。比如上文提到的《震耳欲聋》。与《震耳欲聋》同日上映的《极限城市》,表现更是惨淡,截至发稿,票房不到1万。 回顾国庆档中后期上映的电影,能取得较好票房成绩的案例相对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