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沙因为出演了很多香港导演的动作片,被认为有神秘香港资本相助。但实际上,稍微了解一下动作片的处境,便知道其实是动作片更需要“此沙们”。 这些年,“打星”断代与消亡的论调不绝如缕。今年,演《捕风追影》的成龙71岁,演《误判》的甄子丹与隐退多年后又重出江湖拍《镖人》的李连杰都62岁了。 曾经去“港漂”过的“内地打星们”也都年过半百了。正当红的吴京51岁,最近曝出心脏病发作濒临死亡的张晋51岁,而还在演戏、但没水花的赵文卓53岁。 “童星”释小龙、谢苗读书中断事业后,长大重回演艺圈后只能混迹于网大。不过,谢苗凭着《目中无人》系列网大,事业稍微有了起色。 偌大的中国,真的找不着“打星”? 首先,“打星”是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演员有能吃苦的底色,二是要有从小练就的武术功底。袁和平曾说,没有功夫功底的人演他设计的动作,不得其门。即使演员使劲了浑身解数表演,也很难表现出动作的精髓。 其次,时代不同了,演员都往更赚钱的领域走。2005年起,以《仙剑奇侠传》为代表的仙侠古偶类型剧兴起,形成了极具商业价值的流量偶像演员体系,内地85生一代的演员几乎都投身了剧集行业。 而此时的台湾偶像剧从巅峰时期进入衰退期,第一代偶像剧演员开始向大银幕转型,让香港导演看到了其“打星”可塑性。比如在《艋舺》饰演台湾古惑仔的阮经天、赵又廷,在《翻滚吧!阿信》饰演体操运动员的彭于晏。 于是,“天庭宴”阮经天、赵又廷、彭于晏成了被港导押宝的一代“打星”。但后续,阮经天、赵又廷也更多地去演剧了。彭于晏倒是一直以电影为主,与林超贤导演合作了四部动作片,曾经一度形成了固定搭档的名片效应。不过,今年彭于晏也43岁了。 行业急需更年轻的“打星”。直到2023年,《封神训练营》培养出一批有武术功底的演员,方才为动作片提供了新的选择。
于适与侯雯元虽然都签约了乌尔善妹妹乌尔汗为法人的碧游传媒,但俩人事业规划也不一样,侯雯元主攻电视剧,于适则主攻电影。此沙经纪约在香港公司黑松文化,影视分约在耀客传媒,属于剧集与电影两条线路发展。 所以,与其说押宝,不如说是动作片更需要武术功底的演员,而愿意放弃流量模式,潜心做“打星”的演员并不多。
如今的演员,出于商业价值的考量,几乎都是双栖发展,很少有人只专注电影圈。电影圈捧出来的演员,很多时候是为他人做嫁衣。 其实对演员来说,从大银幕到小荧幕,也是一种考验。有些演员在大银幕上,魅力四射、五官立体,但到了有滤镜的小荧幕里,就会失去辨识度、泯然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