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直通舞台,创作团队拿出了自己所有的艺术智慧,但我们也很担心自己的理解是否能与小说的精神内核保持一致,是否能在高度上追赶原著,这是改编时的一大难点。”杨佳音说。在整体基调的把控上,石一枫会平衡和把握,但不会独自决定什么:“我也是创作团队的一员,大家商量着来才有好戏。” “我从小就是人艺的戏迷,一直想着如果能像我的文学偶像老舍、刘恒等前辈,让北京人艺排演自己的作品,我就敢管自己叫‘北京作家’了。”石一枫说,他为自己的作品首次被改编为话剧便登上人艺舞台而“慰藉”,但显然,他笔下的北京与老舍、刘恒很不相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一代人写一代人的北京,我所写的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北京,一个既是千年古都又是网络之城、科技创新之城的北京。” “提起‘京味’,我们总在说《茶馆》《龙须沟》,但当下北京城的京味儿其实已经不完全是说着老北京话、喝豆汁吃焦圈的那种味道,新京味儿应该重新定义。”冯远征说,当代的北京多元包容,“文艺作品应该体现时代的发展和这座城市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北京日报记者 高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