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深思的是,书中反复出现的"祭品自愿性"命题。在终章揭晓所有祭品实际都是主角不同时空的分身时,这个设定将存在主义自欺理论推向了极致。正如心理学家荣格所言:"对神性的追求,可能只是对完整自我的病态投射。"小说最终暗示,真正的成神仪式或许从来就不需要外在祭品,人类始终在献祭的,不过是自我认知的各个面向。
《血祭成神》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精妙的玄幻设定,更在于它对人类永恒命题的现代重述。当我们将书中描绘的祭坛对应为当代社会的成功学祭坛,将神性追求对应为异化的价值实现时,这部作品就显现出惊人的现实映射能力。它留给读者的终极思考是:所有通向神性的道路,是否都必然铺满人性的碎片?这个叩问,或许比任何现成的答案都更为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