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商圣末路的警示录》
1885年寒冬,62岁的胡雪岩在遗嘱中要求子孙"永不经商"。他至死不知,真正摧毁帝国的不是商业对手,而是清廷"追缴西征借款"的800万两罚单。历史学家茅海建揭示:"红顶商人的悲剧,在于误把权力庇护当成商业护城河。"
穿越百年的商道启示录
读完六册史诗,最震撼的不是胡雪岩"三年暴富"的神话,而是他临终前看透的政商本质:在权力眼里,商人永远是待宰的肥羊。当代企业家马云曾感慨:"胡雪岩要是活在今天,结局会不会不一样?"答案或许藏在网友"金融墨客"的犀利评论中:"从清末钱庄到现代P2P,变的只是工具,人性贪婪与权力寻租的剧本从未改变。" 这部珍藏版真正价值,在于用胡雪岩的人生抛物线,为我们标注出商业与权力安全距离的刻度线。当你合上最后一册,书页间飘出的不仅是霉变的历史尘埃,更有一缕始终新鲜的警示青烟。 |